丸劑的種類比較多,按賦形劑大致可分為蜜丸、水丸、水蜜丸、糊丸、蠟丸、醋丸、煎丸、藥汁丸等,其中蜜丸是較為常見的一種,接下來就由小編來說說蜜丸的制作方法。
所謂的蜜丸,可以理解為解為添加了蜂蜜的丸子,因為丸子在加工過程中容易松散膨脹開,添加蜂蜜后有很好的粘性,下面就來介紹這種丸劑加工是如何成型的。
一、蜜煉:蜜煉可以簡單理解為蜂蜜提純。原始蜂蜜一般純度不高或者含有酶等雜質(zhì),熬制的目的也是增加蜜的粘合力,使其滿足制丸的工藝要求。
1、首先,先要加入少許水,通過加熱溶解并過濾,接著逐漸濃縮,加熱至沸騰,待沸騰時逐漸除去表面的泡沫狀物質(zhì)。
2、其次,循環(huán)第一步的動作,反復加熱濃縮,煉制成淺紅色有光澤的泡沫,可以用手來簡單測試其粘性度。
3、達到丸劑制作標準:如果要求制作的丸子含有豐富的礦物質(zhì)和纖維素,蜜制的時間會更長,此時鍋中的蜜稠液應呈深紅色。
二、揉捏:揉捏是制作丸塊的常用手法。將準備好的原材料粉末置于乳缽內(nèi),倒入前面熬好的蜜(蜜量一般為原材料的50~200%,當然也要視丸劑本身而定,含糖或油質(zhì)較多的丸劑一般用蜜較少),乘混合物還是溫熱狀態(tài)下不斷攪拌捏合,待丸塊較硬且富有彈性的時候即可,這個有點類似于揉面團的過程。
三、搓條:借助工具(制丸板)或手動將丸塊搓成長型條狀物,接下來就用切割設備對其進行切割,丸條的粗細要以丸劑的大小而定,利用幾何原理我們很容易算出丸條寬度與丸型直徑的誤差值。小丸的難度系數(shù)一般要大于大丸制作,當然我們可以引進設備進行加工。
四、分粒搓圓:將丸條分割成等量的顆粒狀物質(zhì),接著借助手工或工具搓成圓粒;因為小丸顆粒越小,手工的難度系數(shù)就越大,很多廠家都有規(guī)格限制,一般不好操作時會在手或者工具上抹上潤滑劑。
蜜丸加工大概分為以上四個步驟,康瑞生物有著多年丸劑加工經(jīng)驗,每年也在不斷添置新的設備及技術人員,能滿足不同客戶的定制風格!